时间:2017-04-12 | 编辑: 雲菘 | 来源:一起拍电影
1、在连续长达77天的时间里,国产片只能拿到一天的票房冠军。
2、表面上看,国产电影是被进口片碾压,实际上,是整个电影市场都在走向疲软。
3、电影产业的主要矛盾以网剧、短视频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化的线上娱乐消费的冲击,而不是国产片与进口片的“内部矛盾”。
4、66%传统文娱人才迁徙互联网,传统影视行业的拐点和寒冬正式到来。
5、挤去泡沫勒紧裤腰带,传统影视需要融合互联网基因,并用差异化和高品质化的定位来对抗其他娱乐消费替代品。
食物链:互联网娱乐>进口片>国产片
尽管进口片《攻壳机动队》上映后口碑和票房均反响平平,但依然领跑单日票房冠军。与其同日上映的7部国产片中,票房最高的竟然是《一念无明》,首周3天票房仅380万。
再往前数,今年3月延续了2月的颓势,大盘仅收33.7亿环比下降3.6亿(-10%),服务费的加持也是于事无补,这个锅也只能是国产片来背了。
3月的国产片冠军《欢乐喜剧人》在月内只收下了6500万,比起五年前银幕数只有现在五分之一的情况下,2012年三月国产冠军《桃姐》的6800万还要少,除了惨不忍睹也没别的贴切形容词了。
而在进口片统治了49天日冠之后,国产新片《嫌疑人X的献身》终于在三月的最后一天重夺这一席位,可惜好景不长,翌日愚人节随即被次周的《金刚》夺回。随后又再展开好莱坞的垄断,目前是《攻壳》,接下来就是《速度与激情8》,下次国产片可以拿下日冠估计要等到五一档的新片了。也就是说,在这连续长达77天的时间里,国产片只拿到了一天的票房冠军。
表面上看,国产电影是被进口片碾压,实际上,整个电影市场也在走向疲软。
今年第一季度累计票房143.4亿,跟去年同期的144.7亿相比下降了1.7%。扣除服务费之后的分账票房跌幅在6.5%左右,这还是在2月期间的春节档出现大幅增长的基础上。
再往前数,2016全年总票房457亿,仅仅比去年的440亿增长了3%,这还是在银幕数比去年新增30%的情况下。中国电影票房告别了连续10多年的30%增长速度,回到平缓的个位数增长时代。甚至2017年出现负增长也是大概率事件!
中国电影市场迎来拐点早已就是不争的事实!
前几年的暑期档受“国产保护月”的庇佑,没有进口大片的竞争,市场异常火爆,但那时的电影市场吃的是院线增长和新增观众的红利。在去年,终于到了临界点,人口红利消失。据统计,2016年暑期档(6月1日—8月31日)全国总票房为124.29亿元,与2015年暑期档三个月的总票房124.31亿元基本持平,但增幅已创下近年来新低。
以往我们都以为好莱坞大片是洪水猛兽,是国内电影的最大敌人。其实,当下整个电影产业面对的“大魔王”,是互联网所带来的新的娱乐方式。而国产片与进口片的票房之争,却成了电影市场的内部矛盾。
就像当时的美苏联手对抗希特勒,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反而变成了内部矛盾,更大外部敌人变成了法西斯。
很多人都忽略了一点:每个人都有选择不看电影的权利,并不是院线数在增长,人流量就一定会上去。
现在全球电影都在受到新形势的娱乐方式的冲击,例如更便捷、更便宜、更刺激的直播、网剧、网大、游戏、短视频等等。最起码北美票房已经开始停滞了。
有数据表明,电影观众是以女性为主。那么,男性观众都去哪了?相当一部分去玩直播了。
2016年,除了直播,网络剧和网络大电影行业也同时爆发。网络大电影可以说是大大填补了院线电影B级片的空白,它们用更刺激更重口味的风格,吸引了众多男性付费用户。这也对电影消费产生了巨大的替代作用。
加上在未来,电影又会遭遇VR(虚拟现实)等新形式的娱乐方式替代。年轻人社交只要有更方便的去处,都会是电影的替代品。
一部电影的竞争对手不是其他影片,而是要直接跟观众的闲余时间竞争,一旦年轻人养成了不去电影院的习惯,对于整个电影市场,将会非常恐怖。
就好像年轻人抛弃了报纸、电台,甚至是电视和KTV等娱乐方式,自然就涌向了新兴的直播等领域,如果没有高质量的影片,他们便再也不会回来。如果一定还要靠限制引进片来保护国产电影,首先伤害的是实体经济,电影院就会迎来倒闭潮!
66%的传统文娱人才迁徙互联网,除了高薪,还有自由和光明
用户的方向,就是市场的导向。当传统影视的观众更多地去拥抱线上娱乐,互联网自然就迎来了黄金期,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薪酬和人才流动。
据娱论派联合脉脉调查发布的薪酬报告显示,无论工作年限处于哪个时间段,互联网薪资均高于传统公司,“壕气”背后也是发展势头上的更胜一筹。(报告将文娱产业主要分为以光线传媒、万达影视、华谊兄弟为代表的传统公司,和以阿里影业、爱奇艺、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
如今,文娱人才进行职业规划时,首先会在以内容生产为主体的传统公司,和以平台为主的互联网公司中做取舍,人才的流动也直观反映了两个领域的动态嬗变。
互联网的流入流出主要都是在域内,向传统媒体方向流入的不多。但传统公司人才向互联网公司迁徙的趋势比较明显。在调查的5家传统文娱公司中可以发现,人才流向排行前三公司的人数为56人,而这些人中有37人选择了互联网,占总数66%。
整个文娱产业中,无论是传统人才还是互联网文娱人才,都将阿里影业和爱奇艺视为跳槽首选。
传统行业人才之所以规模化向互联网涌入,除了因为互联网薪资的普遍偏高,更在于互联网带给影视行业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想象空间。
网络剧、网络综艺、在线影院、网络大电影、移动直播,这些新兴概念在短时间内出现便以蓬勃势头对传统行业形成颠覆,人才从传统行业向互联网平台的转移,也是顺势而为的自我革新。
传统行业人员流动是现今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兴起使创造无数辉煌的广电行业压力十分巨大。
娱论派抽取了2015年至今广电行业50人次的高层人事变动,发现外流人数占到36人,变动后传统行业留存14人。外流人员中,电视台方面占比达78%,央视离职情况最为突出,共13人先后离开,除导演哈文等3人以外,其余10人均为主持人,包括观众熟知的赵普、张泉灵、郎永淳等,新闻主持人这个“减寿”的岗位尤其留不住常客。
在视频网站的冲击下,电视人才纷纷走出体制。湖南卫视“选秀教母”龙丹妮、《奔跑吧兄弟》总制片人俞杭英、《奔跑吧兄弟》总导演岑俊义、《中国好声音》夏陈安、《挑战主持人》马东、《足球之夜》刘建宏、《爸爸去哪儿》谢涤葵、《天天向上》张一蓓、《快乐大本营》易骅、《超级女声》王平、春晚哈文……随随便便就能列出一溜离开体制的电视人才。
马东离开央视,加盟爱奇艺,担任首席内容官一职业,而后凭借栏目《奇葩说》,马东离开爱奇艺,创立米未传媒并出任CEO。米未传媒成立仅5个月估值20亿。
《奔跑吧兄弟》的总导演岑俊义创办了乐禧文化,离开体制后的首秀是在乐视播出了一部网综《单身战争》,由何炅担任主持人。该网综自上线开始,长期占据网综单日播放量榜首。
传统行业从业人员大批流向新媒体这一现象已经清晰可见。据了解,某广播电视集团人才流失趋势由以往每年几十人到2016年增长为100人以上。广电也因此被冠上了“黄埔军校”的美称,似乎在源源不断地为新媒体公司输送人才。
新媒体公司在内容制作方面为传统文娱人熟悉的领域,而且比广电系自由,同时又是前景一片光明的产业,自然成为广电人“走出去”的理由。
梦想、趋势和薪资,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年代,鱼和熊掌不再是一道单选题。广电成为新媒体的“黄埔军校”,这其实是后体制时代的产物。
挤去泡沫勒紧腰带,差异化+高品质化,传统影视还是有救的!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去年电影产业低迷、票房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连光线这样的龙头企业都开始大规模裁员,无疑是对整个影视行业释放了信号——寒冬来了。
影视产业的寒冬已至,一大笔走高的坏账让出品方压力很大。在前几年经历了迅速扩张的影视公司,可能需要来压缩人工成本了。
根据上述数据可见,传统公司人才平均净流入都为负值,岗位收缩明显。而互联网公司人才净流入基本均为正值。
但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合一集团和乐视影业,它们成为报告中所调查的十家主要公司中人才净流失最高值的前两家公司,合一集团的净流失还高于乐视影业的7倍。
2016年4月,合一集团宣布完成私有化交易,成为阿里全资子公司,2017年3月,原优酷土豆旗下的合一影业团队,也被整合进阿里影业中,资本运作推动合一集团成为阿里大文娱板块的一份子,解决了企业内部同业竞争等问题,也会带来人力的大幅度瘦身。
而乐视生态面临资本危机也带来了裁员。贾跃亭于去年11月份致全体员工信中公开承认乐视正面临“大公司病”,在急速扩张的背景下,资金链出现断裂,到去年12月,乐视被爆裁员10%,网络上甚至还流传出乐视公司员工排长队办理离职手续的图片。
这几年传统经济低迷,而电影市场一枝独秀,让大量热钱开始涌入。但是电影产业如今也进入拐点。这样人心惶惶的热钱也不敢进了,一旦有亏损就会草木皆兵,迅速逃离,电影投资又不好找了。
当电影市场的拐点真的来临,各大公司的裁员也是必然现象,电影公司的股价和市值将大大缩水。据统计,截至2016年12月31日,影视龙头股万达院线、华谊兄弟、光线传媒较一年前的市值分别下跌55%、47%、35%,蒸发了780亿、295亿、195亿,共计1270亿。其它个股亦表现不佳,新文化、奥飞娱乐也均跌逾50%。
以后电影公司动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市盈率肯定不会有了,一些靠玩概念和玩资本的影视公司肯定玩不动了,面临融资困难,甚至会倒闭,或者被收购。
所以,票房增速放缓、光线裁员、华谊减持等等,都不是孤立的偶然事件,而是电影市场拐点带来的一整个体系的“冷套餐”。各大影视公司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来迎接整个行业的全套探底。
所以奉劝电影公司,尤其是中小公司现金为王,赶紧融资。电影行业是一个需要资本的行业,而热钱的离场,资金就会紧缺。所以大家要调低预期,有钱就拿,储备好过冬的余粮。
正如经纬投资的张颖所言:已经拿到至少1.5年现金的创始人们,恭喜你们;还没融到的,极力加油提速降价,灵活处理以拿到钱为唯一目的;但还盲目乐观的那些公司,你们在等死。不管是什么行业,如果你能处理好增长和收支平衡,过了那个点,你就是赢家。
当电影产业的泡沫褪去,从业人员的“虚胖”也将得到控制,而接下来,就是留下精兵悍将,拼肌肉的时候了。电影公司之间,将迎来好内容的正面竞争,而不仅仅停留在资本游戏。
公司的经营和投资的规则都是买涨不买跌,在形势大好的牛市的时候,一定要快速扩大规模,进行投资布局,但是一旦到了行业拐点的时候,就要迅速收缩,捂紧钱袋、压缩成本、储粮过冬。
在电影市场飞速上升的时候,影片供不应求,不少产品都是滥竽充数,各种圈IP、圈演员,火速开机上映的项目不胜枚举,而现在,当整个市场增速放缓,各大公司就要告别这种“萝卜快了不洗泥”的广撒网心态,需要精耕细作的耐心。在盛世之下与寒冬之时要清醒地保持不同的两种心态,并不矛盾。
所以,对于中国电影市场的拐点并不用太过伤心。只有当市场趋于冷静,雾霾散去,才看得清谁在裸奔。
只是,在这时,电影市场就会急待转型,要么真的是大投入、大特效,走好莱坞的路线,从轻工业转向重工业;要么就是把剧本的孵化做到尽善尽美。用差异化和高品质化的定位来对抗其他娱乐消费替代品。
此外,互联网化是大势所趋,要顺势而为而非故步自封。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不难得出结论:文娱产业存在体制内向体制外的流动,在体制外公司中存在传统内容公司向互联网平台迁徙的大趋势。
尽管如此也不能否认,传统文娱公司对人才依旧有强劲吸引力,依然是域内人才首选的流动方向,传统文娱公司中,万达影视、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在薪资和人才认可度方面,依旧保持不俗的数据表现。
人才流动受宏观经济、产业形势、资本风向等多元因素的影响,无时无刻不在动态变化中,但无论风往哪个方向吹,优秀人才都在向最具潜力的公司汇聚,暗流涌动,生生不息。
传统公司向互联网的迁徙,不仅体现在人才的流动,也体现在了传统公司业务布局向互联网的拓展。
例如去年6月,华谊兄弟宣布8部网络大电影的拍摄计划,同年7月,万达院线2.8亿美元全资收购时光网,宣布进军网络院线;而更多传统一线电视剧公司如新丽传媒、慈文传媒、完美建信、正午阳光等也分别依托网剧爆款如《余罪》《老九门》《灵魂摆渡》《精绝古城》等抢滩互联网。
腾讯领投快手3.5亿美金融资;阿里烧20亿打造“大鱼计划”,扶植短视频内容创业者…互联网巨头对短视频的重金投入更是不言而喻。
去年中国票房增速的急剧下降,正是当下电影产业的各个方向都在急需转型,而且集中爆发的原因所致。
这个时候,真正有内功的人才会活下来,甚至发展壮大。
正如易凯资本王冉所说:在经济下行周期,如果你做好了准备,别人的“危”正是你的“机”。如果你有健康稳定的现金流和充足的现金储备,有足够强大的内外部运营体系和足够好的人才积累,那么你将迎来蓄势待发、整合市场的黄金期。
免责声明:
文章如果来源是转载,内容的真实性未经核实,与爱特豆无关。如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误,请联系本站做编辑和删除处理,文章仅作参考。
24小时客户服务热线: 010-57205690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kefu@itedou.com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入口 | APP下载 | 寻求报道
Copyright © 2015-2019 爱特豆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爱特豆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442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