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女性电影项目 “创造中的她”开启

时间:2024-06-14 | 编辑: ITEDOU | 来源:爱特豆

摘要:“创造中的她”中法女性电影项目发起论坛:中国女性电影人峰会。


2024年恰逢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国家级人文艺术项目「ART SHANGHAI欧洲国家珍藏展」发起全新特别单元——中法女性电影项目「创造中的她」,以“世纪”为丈量历史的尺度,通过法国这一电影原乡所铺叙出的女性电影历程为内核,同构具有本土化意涵的文化场景:中国女性电影的时代探索与当代叙述,共同谱写1890年代电影诞生至今,女性在电影这一媒介中所作出的实验、探索与成就。该单元由展览、展映、论坛三大板块组成,以外滩源壹号为展览主展区,以上海影城及上海百美汇影城为电影展映区,于2024年6月13日至7月13日呈现。本次项目由香奈儿独家支持。

“摄影机后的女人”聚焦女性创造力 电影链接中法探索历史与未来

在时值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ART SHANGHAI欧洲国家珍藏展」将视角聚焦于电影的发源地法国,与拥有世界上最大电影文献库,保存、修复和传播法国电影遗产的权威机构法国电影资料馆(La Cinémathèque française)携手,发起特别单元——中法女性电影项目「创造中的她」,并将项目语境链接至上海这一中国电影的发源地,驱动不同文化的碰撞与借鉴,以展览呈现在两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艺术价值且未在中文世界流通的珍贵遗珠的同时,试图为公众辩证地看待电影发展的共性与特性提供一些线索。

“创造中的她”同名展览提出“摄影机后的女人”这一概念,即女性站在摄影机后作为凝视者、讲述者、创作者的身份与视点。更通过深入探讨女性在电影工业中作为导演、编剧、剪辑、摄影等的多重角色,展现经历了世纪的不懈努力之后,女性如何在电影中讲述其所亲历的世界,又是如何在这一过程中重新发现、重新创造自身的主体性。展览以“她”作为时代的切片,重新回顾乃至重新发掘女性在电影发展史上鲜为人知的贡献,并共同勾勒出一幅群像:她们是电影发展历程中的积极参与者和共同缔造者,她们所书写与讲述的历史,正是人类历史亟需补完的“另一面”

此次展览以世界电影史上首位女性导演爱丽丝·居伊(Alice Guy)在片场工作的幕后影像为序幕,展现“摄影机后的女人”的凝视视点及源头形象。随着“最初的目光”“在他者中显影”“创造电影”三大展览篇章的逐一呈现,先锋派导演、电影理论先驱谢尔曼·杜拉克(Germaine Dulac)的《微笑的布迪夫人》、法国“左岸派”代表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的《音乐》、法国新浪潮祖母阿涅斯·瓦尔达(Agnès Varda)的《女雕像物语》、默片时代的传奇“缪斯”慕茜多拉(Musidora)自导自演的《为了唐·卡洛》、开辟中国女性电影先河的第四代导演黄蜀芹的《人·鬼·情》等近二十部珍罕电影或影像片段依次上演,多层次地揭示了女性电影人在不同性别表述、不同角色塑造、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于现实的反思、对于自身身份的探索、对于电影艺术的发明与实验,以及对于世界的自由表达,不断回应着“电影是什么”的追问。

区别于以往的电影放映展及电影文献展,展览“创造中的她”将创造一个美术馆与电影院这两个场所相遇交合的场域,让观众既进入一个流动的历史讲述,又在纯粹的观影经验中,迈入女性电影的风景。

中国女性电影人齐聚上海外滩深度对谈 见证银幕背后“创造中的她”

6月12日,“创造中的她”中法女性电影项目发起论坛:中国女性电影人峰会。首位获得福冈亚洲文化奖大奖的女性导演许鞍华,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一级剪辑师、中国电影剪辑学会会长周新霞,北京大学教授、「ART SHANGHAI」中法女性电影项目学术主席戴锦华,中国电影集团美术师、服装设计师、跨界艺术家马德帆,北京电影管理学院副教授,原青年电影制片厂副厂长、电影策划、监制叶静,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作家毛尖,声音指导、混录师龙筱竹,导演、编剧、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刘伽茵,编剧、导演滕丛丛,摄影指导、灯光师邓璐共同出席交流。

电影作为一种高度工业化的媒介,除了导演、演员外,还需要诸多工作角色的协同完成。然则,由于这个行业长期以来的性别失衡,女性惯以镜头前“被观看”“被构建”的对象被诠释。但是女性电影工作者对电影艺术的起源、发展、推动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秉承对女性在电影工业中创作生态与状态的关注,论坛集结作出杰出贡献及活跃在一线的几代中国女性导演、剪辑师、声音设计、摄影师、服装美术等贯穿电影工业的领军女性,共同探讨女性电影工作者的时代命题,并以线上直播的形式与观众分享。

本次论坛中,中国女性导演专场及幕后电影人专场从不同创作视角切入,呈现银幕之后女性的创作力量。“创造中的她”电影项目的学术主席戴锦华教授同时带来一场主题演讲,她以电影史为话题出发点,结合“创造中的她”主题展览,将历史与未来勾连,呈现在女性在电影创作中的足迹与脉络,带领观众感受女性丰富而充满生命力的创作。

而在中国女性导演专场交流中,在教授、作家毛尖松弛的主持下,许鞍华、刘伽茵、滕丛丛三位女性导演从各自的经历与创作过程中凝练的思考与困惑出发,与戴锦华教授进行一场深度交流。

导演许鞍华率先分享对女性创作及女性力量的看法,“一直在思考”是她对自己的概括,她表示:“审视这些事情非常重要,思维的变化会以潜意识的形式影响自己的创作,或许改变一些就可以拍得更好一点。”以《不虚此行》斩获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两大奖项的刘伽茵导演则渴望更加宽广的女性创作领域,她希望观众能够透过性别看到真正的自我。凭借迷你剧《我的阿勒泰》收获关注的导演滕丛丛表示:“女性特有的观察世界的角度是非常难得和微妙的。”同时她也分享了自己在片场工作时因女性身份遇到的困境,直言:“我们想要的是一种才华和能力上的互相平等和尊重。”

幕后电影人们的分享则将创作拆分为更细节的行业,从摄影到声音设计再到服装美术,嘉宾们带领观众了解电影幕后行业中的女性创作者,共同见证女性的力量。服装设计师马德帆以电影为载体,从服装设计和美术的角度带领观众深入感受了女性在电影幕后创作中的重要性;摄影师邓璐分享了自己闯入男性为主导的摄影行业的经历,鼓励女生不必为自己设限;剪辑师周新霞坦言自己在剪辑工作中“感受到纯粹的快乐”并很高兴电影剪辑逐渐从幕后走入大众视野中。声音指导龙筱竹分享自己对电影声音的理解,认为“声音是极其官能、主导情绪”的她认为“声音的性别就是女性。”电影监制叶静则从在座的女性嘉宾中看见未来女性电影人的力量,直言:“现在有这么多女性坐在这里,这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也是我们的未来。”

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作为中法女性电影项目「创造中的她」特别单元,除6月13日至7月13日举办的中法女性电影项目「创造中的她」电影展览外,电影展映将以「法国电影周」的形式,首度将多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及近年涌现的优秀女性电影在上海影城及上海百美汇影城进行公映。

「ART SHANGHAI」希望藉由特别单元「创造中的她」的发起,为公众了解“她”在电影发展历程中的地位提供全景化的视野,亦试图为更多女性创作者构建一个优渥的文化土壤,建立起一条能够持续深耕并展望未来的生命线。


免责声明: 文章如果来源是转载,内容的真实性未经核实,与爱特豆无关。如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误,请联系本站做编辑和删除处理,文章仅作参考。

关注爱特豆:
扫描下载APP
发布活动、参加活动,
影视类活动抢票神器!
关注订阅号
随时查看影视最新资讯
权威,及时,有情怀!
相关文章:
评论一下

24小时客户服务热线: 010-57205690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kefu@itedou.com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入口 | APP下载 | 寻求报道

Copyright © 2015-2019 爱特豆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爱特豆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44288号-2